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将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乃至文化学术。为了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背景下语言研究和语言应用的新动态、新方向,学习和交流新经验、新成果,促进学科交流,推动学科发展,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于2018年5月10日在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主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语言研究及应用”的首届“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讨会。
图1 研讨会现场
在本次会议中做主题报告的有专门从事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的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教授,从事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与数据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刘鼎甲博士,和从事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与知识可视化研究的基地副主任李良炎博士。基地部分老师、外国语学院老师、兄弟院校教师和学生代表、归国孔院志愿者教师和其他青年才俊、学生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图2 三位专家做主题报告
上午,外国语学院杨小虎副院长首先致辞,热烈欢迎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接着,由国内人工智能和语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冯志伟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讲座,由基地主任辜向东教授主持。冯教授结合自己的国内外求学与翻译研究经历追溯了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指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翻译市场能力严重不足的现状,并认为机器翻译现今无法全面取代人工翻译,人们不必过多担心翻译职业的消失。冯教授还屡次强调跨学科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跨学科意识,学术研究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下午,由刘鼎甲博士和李良炎博士分别做了主题报告。首先,由刘鼎甲博士做了题为“超大型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检索与应用:大数据视角”的报告,由基地专职研究员曹洪文博士主持。该报告指出了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背景及现状和其在进行预料研究检索标注、双语对齐分析时遇到的一些问题。该项研究有层次、有深度且工作量很大。随后,李良炎博士进行“确定性句法分析的哲学基础、认知原理、数学方法与技术实现”的主题报告。李良炎博士以其轻松幽默的风格简要介绍了基地的历史沿革与机构设置,然后用自己编写的一套程序将自己的报告做了展示。他回顾了自己从最初对文艺学、哲学的浓厚兴趣到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再到在跨学科思想的指导下将所学结合起来作为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进而发明了信息依存标记语言(IDML)和知识可视化的深入研究。
图3 合影
会议最后,由三位报告嘉宾解答参会老师和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共话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展望计算语言学的美好未来,并给出中肯建议和指导。各位与会嘉宾也表示本次研讨会组织有序,气氛热烈,从该会议中受益匪浅。
此次研讨会很好地向外界宣传了学院和基地,也为基地进一步更好地与外校专家学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字/杜艳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