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重大主页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成果展示 > 正文
  学术研究
 
 
 
 
  通知公告
  ·【11月11日】重庆大学…
  ·【11月8日】重庆大学…
  ·【10月24日】重庆大学…
  ·【9月30日】重庆大学…
  ·人文学部推选重庆大学…
  ·【5月17日】重庆大学…
  ·【4月25日】重庆大学…
  ·【3月22日】重庆大学…
  联系我们
电话:023-65106865
传真:023-65106865
邮箱:fah@cqu.edu.cn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成果展示】甘阳:文明 · 国家 · 大学
    
发布时间:2014-10-16 16:29:53 浏览次数:

来源:jd.com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树立的一个新观念便是: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最大资源。21世纪的中国能开创多大的格局,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人是否自觉地把“现代国家”置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之源头活水中。做中国人意味着属于当今世界唯一有可能在西方主导下争取文化独立的文化民族,唯一有可能充分获得自我尊严的民族。一个完全被西方所笼罩的非西方民族是没有尊严的,因此,做中国人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你有历史的可能性。


目录

导论 从“民族一国家”走向“文明一国家”


上编 中国道路


社会主义、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复兴
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再谈中国道路
文化中国与乡土中国: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前景及其文化
费孝通《江村经济》.再认识
邹谠教授《中国革命再阐释》编者前言
汪晖教授《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评议
中国论述与亚洲论述


中编 第二次思想解放


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
重新阅读西方(“西学源流”丛书总序)
古典西学在中国
文明对话:为什么?谈什么?怎么谈?
“反美世纪”与“新世界主义”
新帝国与“反美世纪”
美国走向“布什民族”
中国的“新世界主义”
“拿起你的鞭子!”
超越西方文化左派
细读《文化与社会》


下编 大学


从富强走向文雅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
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面临的七个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


附文一 《莎士比亚与政治哲学》:一次以经典细读和小班讨论为核心的通识课程试验(赵晓力 吴飞)
附文二 作为文化事业的通识教育:“全国首届文化素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综述(吴飞 赵晓力)


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
通识教育在中国大学是否可能?
中国通识教育的务实之道
大学改革四论
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华人大学理念与北大改革
北京大学与中山大学改革的初步比较一
华人大学理念九十年
留学运动三十年后一


附录
附录一 十问甘阳
附录二 “我宁愿改革速度慢一点”
附录三 美育与通识教育(潘公凯 甘阳)
附录四 从第三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讲习班谈起



精彩书摘


目前大家讨论的一个问题是:经常把具体的政策问题,就是完全属于权变范畴的问题,与最高层级的“经”的问题、最基本原则的问题混在一起。从最高的层面,我们要问的问题就是:中国这样一个既有几千年文明又有一百多年现代历史的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或者中国想成为什么国家?宪政上仍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还有,这些和具体经济政策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为什么常常扯在一起?为什么我们说到一个具体问题都会立即上去到最高宪政问题,马上导致对宪政的否定?


事实上,中国经济上这么大的成就都没有成为一个正当性的基础,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如果一个执政党取得这么大的经济成就,毫无疑问其正当性的基础是得到稳固的。而中国却不是这样,这才是我们要检讨的问题。


因此,第一是要回到最高问题上,例如我们讨论中国道路也好等等,要讨论的是在最高宪政上,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具体很多问题是有权变的,比如说对于社会主义的问题,我觉得儒家社会主义是一个基本的问题,而且伸缩度很大。接下来可能第二大的问题,儒家社会主义是不是一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有一个根本性的、制度性的切合关系,这也是在一个层面上的问题,然后才是经济上的各种问题。我认为经济上的问题比如说是不是一定要公有制才是代表社会主义,这个都不重要。我并不认为一定要公有制就代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主要是一个平等问题,是一个分配上相对能够保证比较有平等原则的,不管哪一个国有也好、私有也好,所有制不是根本问题。
……


作  者:甘阳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2-01-01
ISBN:9787108038357


下一篇: 【成果展示】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
上一篇: 【成果展示】再续三峡——有感于许世虎教授的新作《高峡平湖》
 
  Copyright © 2014 重庆大学人文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05005762号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电话:023-65106865 传真:023-65106865
邮箱:fah@cqu.edu.cn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的屏幕分辨率和6.0以上版本IE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