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数智影视创研论坛”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成功举办

作者:美视电影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16 点击数量:

12月1日,首届“数智影视创研论坛”在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顺利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中国视协高校视听艺术委员会、重庆大学主办,由重庆市电视艺术家协会、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影视数智技术与艺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主题为“数智影视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美学”。《中国艺术报》《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江西社会科学》《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提供学术支持。

本次论坛参会嘉宾有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原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智锋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视听艺术委员会会长丁亚平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教授,南京大学蓝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西南大学刘宇清教授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美视电影学院的师生。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饶劲松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C44C8

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5E5EB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开展数智影视创研论坛的情况,他表示数智影视是一个蕴含着无数可能性的新领域,非常高兴可以和大家深入探讨,挖掘其背后的深邃内涵和广阔前景,同时也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和支持。

4A84C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饶劲松教授致辞

饶劲松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和嘉宾莅临重庆大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对学校和学院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重庆大学的办学历史、目标以及美视电影学院的发展状况、数智技术带给影视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紧迫性、重庆大学在数智影视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努力,以及电影学院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产业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数智技术在新时代的强劲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影视艺术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他总结了重庆大学在影视教育和影视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这次论坛能够加强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智影视的创新发展,为影视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4B61C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长丁亚平教授致辞

丁亚平在致辞中表示,数智化已经全面渗透到影视生产创作传播的各个环节,深刻改变影视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接收消费方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但影视艺术中那种超越逻辑的深度表达仍旧需要依赖人类创作者的情感参与和直觉判断。在这个意义上,只有通过持续的思考与探索引持艺术才能在数智化的未来找到属于他的独特表达方式。

开幕致辞后,举行了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智影视创研中心(重庆大学)揭牌仪式。程樯教授宣读了数智影视创研中心成立批复文件。饶劲松副校长和胡智锋教授共同为数智影视创研中心揭牌。

5403E

程樯教授宣读数智影视创研中心成立批复文件

85160

饶劲松副校长和胡智锋教授为数智影视创研中心揭牌

此次“数智影视创研中心”落户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充分彰显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在影视艺术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新的进步与拓展,对推动中国影视行业数智化转型具有极为关键的积极意义,也有力表明其积极主动融入影视教育与创作创新发展进程,为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持与积极助力。未来,“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数智影视创研中心”将依托重庆大学及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优势资源继续积极开展多方面工作,致力于成为数智影视领域的创新引擎和人才摇篮,助力我国影视产业在数智时代实现新跨越,迈向新高度。

开幕式后,进入主题论坛环节。主题论坛由范蓓主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蓝江,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宇清,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刚先后发表主题演讲。

62E60

胡智锋教授做主题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胡智锋以《高新科技赋能下电影工业发展的“热运行”与“冷思考”》为题,指出中国电影工业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主要趋势。高新科技在赋能电影工业,为电影工业带来巨大提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胡智锋教授在“技术热”背景下提出了对数字化现象、网络化现象、智能化现象的“冷思考”:数字化的储存方式是否真的优于传统储存?数字化的制作是否能完全取代胶片带来的独特质感?网络化的流量化、IP化对电影类型的支撑,是否会削弱个性化电影创作的空间,包括独特的灵感、创意表达以及审美体验?智能化的创作是否能替代深度、有趣且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他认为,电影行业欢迎新技术,但更应珍视人文主义的关怀。即使技术再先进,也终将是有限度的,甚至可能迅速被遗忘。那种经典和永久的价值,往往不是诞生于同质化、类型化的生产,而是在独特、不可替代的、人性化的视听创作状态中得以体现。

8AE41

李道新教授做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道新以《基于大数据与AI 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构建》为题,介绍了基于大数据与 AI 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的构建过程与应用。作为一个基于大数据与AI驱动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立足于数字人文的方法论,以及跨媒介、跨学科与跨国别的前沿视野,以高质量数据与自主性知识体系建设为目标,主要在影人年谱、电影计量、电影百科、影文索引以及知识生成、智能感知、数字生命等领域稳步推进,并力图使其成为一个将教、学、研、产、服、命融合在一起的智能体。其中,“服”指为个体、社会与国族服务;“命”,指禀赋生命经验与使命意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751FA

蓝江教授做主题演讲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蓝江发表题为《电子生命与一般机体学——智能时代的生命导向的本体论》的演讲,指出智能时代的来临使得生命概念已经超越了纯粹有机体的器官身体的生命,构成了有机与无机混成在一起的机体学。蓝江教授从卢克莱修、薛定谔、马图拉纳和瓦雷拉、雷蒙·鲁耶的生命哲学讨论中,将生命理解为一个自生系统,进一步提出电子生命在其自生系统内在部分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建立了熵与负熵的平衡。他认为生命哲学已经到了一般有机体阶段,我们与智能体的关系或许不再是笛卡尔式的主客体关系,也不是主体间的博弈关系,而是斯宾诺莎式的流变实体。我们的生物性身体正在与计算机里面的硅基芯片组成一个行星般的机体学身体。

8E2EF

刘宇清教授做主题演讲

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宇清的演讲题目为《数智技术与传统文化传播》。他以网红李子柒的专访为切入,首先探讨艺术、技术与生活三者的关系:李子柒的作品不仅是短视频,而且是“艺术性”的纪录片,她利用数智技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像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这对数智时代的影视教育有所启示。刘宇清教授指出,信息/网络不止是一种影像传播场域/方式,影像能够打破物质与非物质的界线,使人类的存在更加自由远程登录,即时在场,随机穿越。在数智时代,影像越来越脱离身体,李子柒作品的独特魅力,很可能在于她是具身性的。

8A3B0

陈刚教授做主题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刚的演讲题目为《VR(沉浸式虚拟影像)大空间赋能影视文旅数字化转型》。他认为,未来视听可能会更加注重沉浸感和交互式。一个走向是,电影院会变得越来越注重视听的沉浸式感受,但这种方向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消费门槛过高,难以成为普及性的消费形式。另外一个走向便是VR 大空间。陈刚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VR(沉浸式虚拟影像)大空间,随后探讨了VR 大空间在探素数字化文化表达新样态、构建交互式沉浸体验新场景、拓展跨媒介大文娱数字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重要价值。

主题论坛结束后,在12月1日-2日两天时间内,分论坛共开展九场,分别是:

分论坛一:数智影视的跨媒介互文;

分论坛二:AIGC与产业创新;

分论坛三:AI与影视教育的创新融合;

分论坛四: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分论坛五:数智影视时代的表演变革与主体重建;

分论坛六:数智时代的交互叙事与视觉革新;

分论坛七:数智影视的本体思考;

分论坛八:数智影视的科幻表达与技术想象;

分论坛九:数智技术的媒介考古与当下传播。

各位学者对数智影视开展了积极丰富的讨论,并在12月2日上午结束。

分论坛结束后,数智影视创研论坛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阶梯教室举行了闭幕式。闭幕式由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黄鹏主持。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黄鹏、《江西社会科学》副主编彭民权、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韩晓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谢阳、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杨尚鸿分别就分论坛相关议题进行了总结。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范蓓做了论坛总结发言。他表示,数智影视不仅是我们的现实处境,也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挑战。数字化与智能化,不仅对影视创作和影视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冲击,也为影视研究和影视教育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数字化和智能化如何塑造未来的影视创作、研究和影视教育,这是一个极具紧迫性的问题,我们每一位影视从业者、研究者和教育从业人员都应该积极面对。他诚挚邀请广大专家学者参与对数智影视深入探讨、开发应用、创作拓展。发言最后,他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数智影视创研论坛的大力支持,专家学者们的真知灼见让论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数智影视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至此,首届“数智影视创研论坛”圆满落幕。



Copyright © 2024 重庆大学人文学部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05005762号